发展网络渠道、开设子公司导致期间费用上升,进而影响净利润增速。公司募资除了继续用于渠道开发,更主要用于提升LED产能,但受到行业等因素的影响,未来可能出现产能闲置的情况。 作为国内LED照明行业的大企业(营收在20亿元以上),佛山照明、阳光照明等早已在A股完成上市,而同级别的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欧普股份”)却还在IPO门外苦苦等待。 随着IPO的重启,欧普股份也再次迎来了上市机会,但公司的业绩增速却出现了下滑。2012~2014年,相比于营收每年约10%的稳定增长,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6%、11%和-38%,波动明显。对此,有投资者关心,公司业绩是否已经进入了下行通道?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? 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当前的经营情况,记者于近期向其公共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,并致电了相关负责人。电话那边的人自称是公司的证券部负责人。她声音虽然甜美,但在与记者的沟通中表示,公司当前处于静默期,不方便接受采访。 由于未收到公司就相关问题的具体回复,记者只能通过招股说明书等公开信息进行分析。 期间费用上升加重业绩负担 据Wind数据显示,2014年欧普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.4亿元,同比增长13.4%,但营业利润与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,其中归母净利润2.9亿元,下滑幅度达到38.4%。 对于增收不增利的原因,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,2014 年度,公司营业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,但利润水平有所下降。主要来自于营业费用、管理费用的增长及营业外收入的减少。 记者发现,相比于2013年,公司在财务费用与管理费用上确实出现了大幅增加。其中,销售费用增长了1.5亿元,管理费用增长了0.5亿元,合计达到两亿元。如果加上这两亿元,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还能出现小幅增长。 那么为何公司在2014年的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会出现大幅上涨呢? 这或许与近年来LED行业景气度下滑有关。 近年来,受国内消费者需求升级、LED 技术替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照明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,逐步由众多企业分散竞争的市场转向少数企业集中竞争的格局,竞争要素由传统的“品牌+渠道”转变为“产品+品牌+渠道+管理”的综合能力竞争。 公司在招股书中也表示,基于这种认识,在销售方面扩充销售队伍,同时在欧洲、巴西等地开设子公司,加大海外业务投入。该等举措有助于整体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,但同时也导致公司营业费用、管理费用的增加,影响了利润水平。 那么,欧普股份在2015年的业绩状况如何呢? 虽然公司还没有发布2015年业绩报告,但从行业角度看依然不乐观。 2015年的LED行业进入了“成熟洗牌阶段”,截至10月15日,有关中国国内照明企业大型并购投资案例已高达33起,涉及的金额超过了318亿元,而大并购的背后正是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。 从行业构架上看,第一梯队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在 20 亿元以上,主要包括欧普、雷士、佛山、阳光照明等公司,而行业不佳,也反映到了以上公司的业绩上。其中在香港上市的雷士照明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2%,佛山照明与阳光照明在三季度也分别下滑了34%和15%。 |
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,谢谢。